暖通空调>业界动态>企业动态

格力家用空调送风技术:春风十里冷暖相伴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字号:

  春分过后,万物回春。南方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空调除湿制冷,北方的朋友还在“倒春寒”的寒冷中依靠空调制暖。冷热交替的时节,更加凸显空调冷热双制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普通空调在送风方面的两大痛点:冷风直吹人,暖风不落地。

  格力自主研发的分别搭载于挂机、柜机的运动大导风板技术和分布式送风技术解决了空调送风的传统难题,让空调送风更加舒适、健康,让用户提前享受如沐春风般的送风体验。

  传统空调送风痛点:冷风直吹人,暖风不落地

  普通空调在送暖风和冷风时,冷风自然下沉,热气自然上升。一般挂式空调都装在墙壁上较高的位置,柜式空调的出风口离地面也有一个机身的距离,因此,空调制冷时,冷风自上而下和地面形成一个角度,以“劈头盖脸”之势向人吹来,如果此时用户刚刚从温度较高的室外回到家里,或室内本身的温度就相对较高,直吹的冷气扫在身上,急剧降温容易让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让人患上“空调病”;空调制热时,又因为暖气始终飘浮在屋子上层,很难真正沉淀下来,造成人上半身热,下半身不暖的现场。中国有句俗语:“想暖先暖脚”,暖风总是飘浮在上空,极大影响了空调制暖的效率和舒适。如何解决空调制冷、制热痛点?

  运动大导风板技术:让冷风不吹人,暖风暖到足

  针对挂机,格力自主研发了导风板运动分流技术,即运动大导风板设计,对气流进行多方位导向,让出风更远,更均匀,可以解决身处同一空间,“冰火两重天”的问题,让空调使用更舒适。

  有了运动大导风板的疏导,空调制冷时,冷风水平向上吹出,冷风较重自然下沉,实现“淋浴式制冷”,一改之前冷风对人直吹的问题, 让空调制冷清爽的同时,更加舒适。

  空调制热时,因为运动大导风板的干预,让原本漂浮在房间上空的热风垂直向下吹出,随后热风较轻自然飘升,让温暖自下而上慢慢升腾,实现“地毯式送暖”,让腿脚先一步暖起来,从而带动暖流充斥全身。

  分布式送风技术:上下出风,冷暖分送,创造均衡温度场。

  针对柜机,格力则研发出了分布式送风技术。格力为柜机空调设置了上下两个出风口,冷风可上送,热风可下送。据格力内部人员透露,设置两个出风口只是表象,背后是空调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主要包括分布式送风末端技术、多风机高效布局技术、多风机整流技术。

  制冷时,空调顶部的上出风口上升打开,。上风口将冷气流导向房间顶部,利用冷空气自然下沉扩散式降温,实现淋浴式制冷,避免冷风直吹人体,让人告别“空调病”。下出风口会根据环境温度智能开合,也可以自行设定。

  制热时,空调先进行预热,待预热完成后,上出风口上升打开,吹送暖风,然后下出风口由机体背面旋转至机身正面打开,暖风同步从下风口送出,实现地毯式制热,让温暖从脚开始。

  如此的制热方式主要有两个好处——提升空调制热时的人体舒适度,让空调更加节能省电。在统一设定工况下,传统空调冬天制热时,人体脚步至头部的垂直空气温差最大达11℃,而使用分布式送风技术的格力空调温差在3℃以内。在人体热舒适的研究及热舒适标准推荐方面,人体脚部和头部的温差宜在3℃以内,否则容易导致人体感觉不舒适;传统送风空调制热时,热空气大量聚集在非人体活动区的室内上部空间,而分布式送风空调采用“地毯式送热”,输出的热量更多用于房间下部加热,热量未浪费在房间顶部;热能利用率的提高也降低了空调的功耗输出,降低空调耗电量。同一设定工况下,制热运行相同时间,普通送风空调耗电量最高12.7度,格力分布式送风技术空调6.5度。

  春风温暖不失清爽,和煦不至于闷热,让人沉醉其中,倍感舒适,因此诗人吟唱道:十里春风不如你。在一年初始的春天,让格力新式送风技术伴你走进新一季的轮回之中,让舒适、健康与你冷暖相伴,四季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