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业界动态>国际动态

[国际]能源管理系统极大地降低能源成本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30日 点击数: 字号:
编译:暖通空调 三石
  2015年,全球能源管理系统(EMS)市场达到230.5亿美元。现状来看,工业是电力能源使用的大户。为保证在现有市场中的生存,企业需要对能源要求更高,通过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节能。
  针对不同资源的监控和优化的高效而可靠的信息技术平台要求的增长预计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它还提供电能和信息消耗数据以便采取恰当的行动。
  未来几年,这些系统将随着工业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获得更大意义,特别是对需要时时监控和评估能耗模式的电力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将引领未来的投资。
  诸如EMS小信号模拟和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已经潜在地带动了能效的提升,降低了碳足迹和成本,这些将在不久的将来提供更大的潜能。
  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整合到现有EMS模块中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成就。诸如霍尼韦尔和IBM等企业已经开发了特定的EMS软件平台,有助于机构分析确定和提出优化的高效方案,这些都将提升创新产品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市场的份额。
2014-2024年美国能源管理系统市场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工业能源管理系统是主要产品
  2015年,工业能源管理系统(IEMS)是全球需求的主导,在总收入的占比达到59%。未来8年间,该类产品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到12.6%。市场的高速发展得益于EMS需求的增长,主要是制造业和能源领域对评估和时时消费监控模式的要求,以获得减少成本的目标。
  2016-2024年间,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的CAGR预计超过14.7%。基于这些系统在大型购物中心、电信、商务园区、医院和IT等领域的安装量增长,预测期内还将见证该系统的大幅增长。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预计是增长最快的。政府改革以降低碳排放预计将鼓励系统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成熟经济地区的安装。
 
传感器是主要部件,其次是控制器
  2015年,传感器在全球市场收入中占比超过35%,成为份额最大的产品类别。2016-2024年间的CAGR将超过13.2%。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学相机、热感成像、运动检测和光绊。该产品的需求激增可归功于技术进步和时时数据跟踪。
  未来8年,软件将呈现最快发展速度。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整合在现有模块中是近年来的最大成果。诸如Ecova和Building IQ等公司开发了该产品软件平台,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定优化解决方案。
 
电力和能源领域位列前茅
  2015年,电力和能源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在全球市场收入中的占比超过41%。包括发电(传输和分配)、化工(石油和燃气)以及石化等不同子行业中不断增长的能耗优化和监控的需求已经引领EMS模块在不同行业的商业化发展。
  零售和办公预计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2016-2024年的CAGR超过15%。该领域包括不同的商业建筑,如办公室、商务园区和购物中心等。随着对能效管理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努力推动行业发展。医疗预计增幅较大,到2024年,它将占整体收入的7%。
 
商用领域是最大的终端用户
  EMS在商业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2015年的份额超过95%。该领域预计将继续成为EMS最大的用户。商业领域包括工业和商用建筑,如购物中心、办公区和商务/IT园区,它们都需要较多的电能。
  未来7年,大型及小型企业对能源优化和降低运行成本的关注度提升预计将拉动需求。大型住宅区预计增长最快。目前,EMS行业的市场份额较小,在住宅、智能房屋和社区中越来越多地提出优化要求时,EMS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快速增长。随着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和不断提升的发电成本,行业的发展将显示出巨大潜能。
 
北美是最大的区域市场,其次是欧洲
  北美是全球市场需求的佼佼者,2015年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42%。包括零售、电力和制造业等不同领域中EMS应用的扩展,将推动该地区的行业高速发展。
  2015年,欧洲EMS市场收入68.7亿美元。政府刺激计划和德国、英国、法国等不同经济体对降低能源损耗的高要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拉动该地区的发展。
  2016-2024年,亚太地区的CAGR预计超过16%。不断增长的能源价格、政府税收刺激计划以及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预计将带动该地区的增长。
 
创新产品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
  全球能源管理系统行业主要由霍尼韦尔、西门子和施奈德电气3 大公司主导。这些公司采取的主要战略行动包括推出新产品、并购和合作。除了3大巨头,全球市场被大量中小型企业所瓜分,它们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约20%。
  其他知名的企业包括GE、C3能源、GridPoint和江森自控,它们采取不同的战略以期扩大用户群体,增加它们的市场份额。大量的本地企业主要提供整合系统、配件、软件和服务。
 
  编译自:www.grandviewresearch.com